6月23日上午九时,鸡东县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,向有关媒体通报鸡东法院关于推进解决执行难工作的情况,鸡西日报社、鸡东电视台等媒体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。
此次新闻发布会由鸡东县法院政工科科长张冬梅主持,副院长王晓伟发布了鸡东县法院关于推进解决执行难工作的情况。
切实解决执行难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,是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必须完成的任务,也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。2017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关键之年、攻坚之年、见效之年。在“被执行人难找、执行财产难寻、协助执行人难求、应执行财产难动”的被动局面。
鸡东法院按照司法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,合理选择改革的切入点,实行执行警务化改革,有效推进解决执行难问题。
一是依靠党的领导,合理破解“执行难”。鸡东法院积极主动向鸡东县委、县人大汇报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。5月20日,鸡东县委召开12届7次常委会议,专门听取了鸡东法院关于基本解决“执行难”问题有关情况汇报,并提出解决“执行难”的指导性意见,28家执行工作联动单位参加了会议。会议结束后,县委、县政府出台了《关于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意见》,县人大出台了《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意见》,县委政法委出台了《鸡东县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实施意见》,县纪委制定了《失信行政机关党员及工作人惩戒办法》,在鸡东县范围内,形成了党委领导、人大监督、政府支持、政法委组织协调、法院主办、有关部门联动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大格局,转变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单打独斗的局面,真正形成了破解“执行难”的全社会合力。
二是依托机制建设,推进破解“执行难”。鸡东法院院党组将破解“执行难”作为鸡东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,强化组织领导和整章建制。专门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鸡东法院破解行难工作领导小组,及时制定了基本解决执行难专项工作方案,建立了《立审执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》、《执行监督机制》、《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退出和恢复机制》、《繁简分流办案机制》、《反消极执行、反规避执行、反抗拒执行及反干扰执行长效机制》、《重点案件执行长效机制》,以及《执行救助制度》、《执行款物管理制度》等13项工作制度和机制,为规范执行行为、推进破解“执行难”工作奠定了强有力的制度基础。
三是完善物资装备,保障破解“执行难”。为破解“执行难”,积极强化执行物资装备保障,鸡东法院已实现四级法院执行指挥系统音视频互联互通,执行装备配备齐全到位,执行车辆10台、其中车载单兵指挥车2台,另配备单兵17台、执法记录仪26台、录像机6台,保证每位执行人员各配备一部单兵、一部执法记录仪,确保每一次执行现场及执行行为的视频及时传输到指挥中心数据库,并及时刻制光碟存入卷宗备查,规范了执行行为,固定执行现场证据,既有利于保护执行干警的安全,又为打击违法拒执行为固定证据,为破解“执行难”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。
在推进执行警务化改革的一年来,全力推进执行信息化,强化执行队伍素质化,为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司法判决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、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、发挥了强大作用。其中,执行事务团队在立案7日内查控存款440余万元、房屋250多座、车辆230多台,有力及时地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、逃避执行,为案件顺利执行奠定了良好基础。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500多人,对60多位被执行人采取拘留、罚款措施。专项清理活动成效显著,执结涉民生案件210件,发放执行款540余万元,执结涉金融案件280件,到位金额1800余万元。案件总体质效得到显著提升,执行信访数量明显减少。2016年共收案1921件,比2015年收案数增加549件,结案1875件,在案件数量激增的情况下,2016年结案率仍高达97.61%,鸡东法院执行工作受到县委、县人大等领导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。
会上,鸡东县法院副院长王晓伟还就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。